【光明时评】
作者: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资料图】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意见》明确,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该批试点支持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理学、工学门类研究生或教育硕士,同时面向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确保“国优计划”研究生具备卓越的理工科专业素养,同时通过系统修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完成教育实践,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
这是我国发挥高水平院校学科优势,向中小学培养、输送科学类课程教师,推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优化的积极探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培养中小学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学兴趣,需要首先加强科学类课程师资培养。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开展科学类教师教育,将丰富教师教育的学科结构与培养层次,从源头上提高科学类课程教师队伍的素质。
2018年,国家层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特别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目前,我国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不高;师范生培养体量不小,但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国优计划”的提出,正是瞄准这一问题进行破题。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培养体量也许有限,但其释放的“鲶鱼效应”不容小觑,将促进师范院校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凝练师范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教师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从培养方式和内容来看,“国优计划”高度契合了中小学对科学类课程教师的实际需求。据报道,“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通过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入选该计划的学生系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包括不少于18学分的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课程教学、科学技术史等内容,以及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显然,经过如此系统且有针对性培养的研究生,将更能满足中小学的教学要求,也能更好回应家庭与社会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期待。
当然,来自名校的研究生并不等于名师。“国优计划”培养的研究生,想要在教学实践中展现出更卓越的教学才能,甚至成为名师,还需经过强化培养与管理。他们自身要有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志向,教育部门及学校也要为他们成为名师创造条件。对此,“国优计划”明确强调探索“订单”培养,支持各地探索建立“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优质中小学的“订单”培养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培养协议,强化“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从教保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新时代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强教必先强师,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优计划”作为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积极探索,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经验和启发。值得强调的是,虽然“国优计划”重点培养对象是研究生,但不能将高质量教师队伍简单理解为高学历教师队伍,因此在该计划的具体实施中,不论是试点学校还是选择该计划的学生,都要摆脱学历思维,重视核心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让“国优计划”真正为中小学输送一批高素质的科学教师,为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带去更多变化。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02日 0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