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浙江省2023年高考普通类第二段投档分数线和位次》公布。共有69192名学子被录取,这标志着2023年浙江省高考录取工作的基本结束。
从《浙江省2023年高考普通类第二段投档分数线和位次》来看,211、“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南交通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投出了656分的高分,全省排名是9687位。
(资料图)
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上海大学、南昌大学、石河子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也都有归宿。
省属重点大学中的上海政法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黑龙江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院校,也都实现了本科院校招生计划的“清零”,绝大多数专业都超过488分的最低投档线。
令人不解的是,石河子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投档分数线是590分,全省排名是62689名,比特殊类型分数线低了4分。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护理学专业,投档分数线是579分,全省排名是74647位,比特殊类型分数线低了15分。
温州医科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院校的投档分数线,均低于特殊类型最低控制分数线。
一、本科院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主要原因
第一点,是因为专业比较冷门。
比如:西南交通大学是全国著名的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没有完成招生计划,专业冷门是重要原因。
温州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未能完成招生计划,中医学类、生物技术、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学、护理学类或护理学专业、助产学、预防医学等,也都是专业“冷门”原因造成的。
当然,杭州师范大学的口腔医学专业比较“热门”,只是出现了考生关注度不够的意外。
第二点,是小语种专业已经过时。
在本科专业中,日语、俄语、朝鲜语、葡萄牙语、德语、意大利等小语种,招生计划未能完成,实属正常。随着AI技术的发展,英语专业面临挑战,小语种专业也会面临冲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需要语言交流和专业沟通,但AI会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小语种专业也就成了“时代的弃儿”。
第三点,“四大天坑”专业,以及奇葩专业,都不被青睐。
比如: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类专业,杭州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石河子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重庆师范大学的化学专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杭州师范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成为“生化环材”天坑专业的牺牲品。
再比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河南工业大学的饮料工程专业,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吉林医药学院的康复治疗学专业,三亚学院的区块链工程专业,湖南工程学院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都是不被家长和考生理解的“奇葩”专业,从而导致招生计划的“流拍”。
第四,未达到本科最低投档分数线的考生,也有冲上本科的可能
吉林医药学院的生物制药(中外合作办学)的投档分数线是487分,全省排名为175736位,成功录取到本科。
然而,在7月19日公布的《2023年浙江省普通类第一段投档分数线与位次》排行榜上,部分488—610分的考生,选择了专科院校。
这样看来,进一步加强对家长们、考生们填报志愿的技巧培训,十分必要。
二、2024年高考,浙江省普通批哪些专业容易被“捡漏”
相对2023年浙江省普通类院校第一段投档分数线,部分590分左右的考生填报的是专科院校,而491分填上了石河子大学。487分填上了本科院校。
然而,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招收到了大量的本科生源,受益良多……总的来看,真的是“奇葩”“怪象”频出。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24年高考填报志愿,中医学、中药学、应用心理学、针灸推拿学、应用物理学、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意大利、朝鲜语、学前教育、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护理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环境工程、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仍然将是考生们“捡漏”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从这个意义上说,2024、2025、2026届的家长们和考生们应该把一些重要的数据收藏好,争取在未来的高考后,能够运用这些数据,填报好自己的高考志愿,使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利益最优化、最大化。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