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研讨会举办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人生之路》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
(相关资料图)
电视剧《人生之路》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和2022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工程项目,该剧部分取材于著名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讲述了生活在陕北高家村的青年高加林为了改变命运,努力奋发图强,历经世事变迁,在时代的浪潮中谱写平凡人不平凡人生的故事。据介绍,自3月20日开播以来,《人生之路》热度口碑持续走高,成为央视综合频道今年以来收视率最高的剧集。酷云实时直播关注度连续14天位列第一,峰值高达3.1719%。
上海广电局电视剧处处长刘祎呐表示,1982年,茅盾文学奖得主路遥的成名作《人生》在上海文协杂志上发表,轰动一时。四十多年后,以这部文学经典为基底的《人生之路》电视剧在屏幕上续写了作家未尽之言,这也是继《平凡的世界》之后,路遥经典文学作品与沪产电视剧的再度结缘。
他表示,《人生之路》探索了经典文学影视化创作的新路径。在向经典文学致敬的同时,也努力让电视剧成为新的经典。电视剧播出期间,《人生》的图书销量大增,在原著为电视剧注入深厚的文学养分的同时,电视剧也令文学原著获得了新的社会关注。因为创造性地实现了经典文学语与时代脉络的深度融合,《人生之路》电视剧本身也有望成为新的经典,这也许就是文学和影视双向奔赴的最佳实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申积军表示,《人生之路》是一部产生广泛关注的话题性作品。该剧自开播以来,热度口碑持续走高,成为综合频道今年以来收视率最高的剧集。从数据分析上来看,《人生之路》的观众结构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消费水平人群的覆盖率十分广泛。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8岁到44岁的观众占比超过了83%,这显示出,该剧对较年轻的观众的吸引力非常强。他指出,路遥的《人生》曾经写出了一代人的困境,那是属于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的洞察,具有现实的纵深感。这部小说曾经激励几代人追求远大理想,思索命运无常,使无数迷惘的青年开始觉醒,并受到激励和感染。电视剧《人生之路》在取材路遥原著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影视化的创作,拓宽小说的叙事半径与时间跨度,双线叙事互照,以乡村和都市双向结构的推进让剧情发展,让人物命运沉浮与时代脉搏相交织,艺术地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年,尤其是知识青年的发展图景,形成了一部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青年的命运史。
《人生之路》总制片人魏巍介绍,该剧的剧本的打磨经历了长达六年时间,剧本的修改有二三十次,后期阎建钢导演在已有成熟剧本的基础上,又用了将近六个月的时间,一字一句完成了导演台本的创作。
对此,该剧导演阎建钢直言,“这本书(《人生》)确实影响了我的人生。我是想拿我这个创作活动,向路遥致敬,向那个时代致敬,向青春致敬。也想和今天的年轻人做一次真实的平等的交流,这就是我的初衷。”
《人生之路》编剧洪靖惠表示,此次改编《人生》,旨在达成两个目标:一是要让经典名著得以通过电视剧的艺术形式载体在电视荧屏上呈现,让观众重温经典,感受到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二是由于《人生》原小说的篇幅对电视连续剧来说存量不够,需要让其中的人物从原著中的八十年代延续发展,参与到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使这一现实主义作品增加故事发展的空间广度和时代变迁过程中的时间宽度。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人生之路》的创作,是影视向文学经典致敬的一次成功实践。文学作品为影视提供了素材、养分,为影视创作注入深厚的思想。当下把《人生》这部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正是因为当中所延续的话题,对当下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依然具有巨大的意义。这部作品可以说前半部是改编,后半部是续写。
李京盛认为,《人生之路》挖掘和表现出了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恒久话题与时代回响,再现了原著中的时代风貌与人物故事,又从原著人物性格特征和命运悬念中续写出时代机遇与人生抉择的相互支撑与相互成就。
著名文艺评论家郦国义指出,《人生之路》此番的大胆的尝试非常可贵,其对路遥名著的基因做到了忠实的继承。(完)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