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研发支持找不到合适的研发机构,研发成果则被束之高阁无法生产转化,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策源地松江,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因为科研平台的出现而得到缓解。近年来,G60脑智科创基地、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等重大研发平台在松江形成集聚,目前,这些机构在行业技术攻关、企业研发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功能逐渐显现。松江区也通过相关政策服务的不断完善,推动重大科研平台在松江集聚壮大。
技术引领带动成果转化
继先后孵化睿碳能源、高潞空气、岚泽能源三家亿元科技企业之后,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近期又传来好消息,据平台执行负责人王慧介绍,低碳平台正在孵化废塑料制化学品、大规模锌空储能电池、有机液体储氢等项目科技企业。
(资料图片)
让技术从“高阁”走向市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是低碳平台的重要功能。王慧介绍,睿碳能源注册资金2.9亿元,致力于碳基高端化学品材料技术与产品的生产;高潞空气注册资金约4.1亿元,利用天然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温室气体制备化工的基础原料合成气;岚泽能源注册资金1.7亿元,旨在打通“储能制氢—储运氢—用氢”全产业链。
成立于松江的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暨上海低碳产业研究院是上海市首批规划的18个创新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低碳平台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汇聚24名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大型能源集团的专家组成专家库,致力于碳的高效化和循环化利用,以及储能氢能技术开发和服务,相关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中烯烃氢甲酰化制备醛/酸、锌空电池储能、有机液体储氢、无机材料等技术已经进入中试阶段,具备进一步中试及产业化条件。因为低碳行业的技术引领作用,低碳平台近期还吸引陕煤投资20亿元在松建立研发中心,促进松江相关产业链的完善。
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低碳平台除了开展引领性的科技攻关,也发挥行业技术服务的重要职能。王慧介绍,目前平台面向企业可以提供定向化能源催化材料的技术开发、技术评价、概念验证及检测分析评价等技术服务。
平台集聚激发产业创新
重大研发平台发挥龙头作用,搅动了产业创新的“一池活水”。区科委科技管理科科长夏雯介绍,自2016年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以来,松江区加强了重大研发平台的引进培育工作。“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松江共引进培育各类研发机构300余家,像低碳平台这样的重大科研平台,还有G60脑智科创基地、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园区等。”夏雯说。
重大研发平台的集聚,使得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其中,引进承接了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和脑图谱大科学计划的G60脑智科创基地聚焦国家战略,不断推进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高端科研资源的集聚、整合和优化,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发布了全球首例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成果,组织“全脑介观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等。
此外,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则致力于引入分析技术产业尖端项目、研发团队及龙头企业,目前已集聚近80家分析技术领域大中小企业,形成包括国际跨国企业、上市公司、国有支柱企业近10家领军企业的分析技术产业集群,年产值超30亿元。
为了让研发平台的“硬核”科技力量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松江区聚焦国家战略和市、区重点产业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相关产业的高水平研发机构落地松江;同时注重服务,在研发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夏雯介绍,区科委目前计划制定针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相关政策,以促进科研机构在松江区集聚发展。
文字、图片:李谆谆
编辑:夏婷 张友明 贾丽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