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也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之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上,广元市昭化区如何发力?
今年以来,昭化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1345”发展战略和区委“1456”发展战略提出的“民生保障提质行动”,着力打好“就业服务+创业扶持+定制培训”组合牌,全力答好高质量就业创业“民生答卷”。
精准服务 下好就业“一盘棋”
【资料图】
“得益于当地用工扶持政策,不仅满足了我们的用工需求,同时为求职者提供了就业机会,企业与求职者实现‘双向奔赴’。”美好世家(四川)家居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唐晓平说,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企业谋发展更加心无旁骛。
新招录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按10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奖补;对见习生留用率达到50%且稳定就业的企业,给予企业一次性1000元/人的留用奖励;对在区内企业稳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1500元/人的就业补贴……为实现“保障企业用工+激活人力资源”双促进双保障,日前,昭化区出台《广元市昭化区保障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十条措施(试行)》。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高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措施》从优化企业用工奖补政策、调动市场要素保障企业用工等10个方面,鼓励企业拓宽就业渠道,把劳动力资源留在本地稳定就业。
依托昭化就业APP、政府门户网等多渠道发布,相关单位组成宣传小分队“点对点”进企业宣传,帮助企业落实政策稳岗位;常态开展就业招聘活动,并通过购买服务鼓励引导人力资源机构开展劳务服务,不断提升劳务输出规模和就业稳定性。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方式,对于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化解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找工作的困境还是比较有实效,如今,‘在家门口就业’成新常态。”昭化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谭书剑介绍。
今年以来,昭化共举办招聘会19场,解决区内企业用工350人,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8.5万人。
政策激励 绘好创业“一张图”
规范管理鸡苗育雏、提高母鸡孵化率、科学对圈舍进行消杀……这些对于卫子镇元柏村小有名气的“创业明星”张彬、李雪梅夫妇来说,早已轻车熟路。两人2017年返乡发展养殖业,如今,其养殖基地共发展芦丁鸡4000余只,年产值达30余万元。
“我们是亲眼看到家乡的变化、亲自考察后,才下定决心回来的。”夫妇俩直言,不用背井离乡、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离不开当地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的支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让更多新农人实现“创业梦”,昭化区积极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政策,招引优秀企业家、返乡农民工等返乡,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对实现自主创业的脱贫家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该区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对有资金需求的创业者给予创业担保贷款。
“优化申报程序、简化申报资料、探索创业补贴线上申报渠道等工作,相关部门也都是想在前、做在前。”昭化为创业者开辟了“绿色通道”,让一个个“创业梦”得以成功孵化,一路走来,广元市穰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俞金深有体会。
2023年以来,该区已发放担保贷款1980万元,安排补助资金200万元用于扶持创业。
定制培训 织密强技“一张网”
职业培训是促进农民工实现向技能人才转变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也能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4月19日,昭化区人社局举办旅游餐饮服务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该区旅游餐饮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
“授课老师很专业,讲得知识非常实用,对于礼仪、摆台、折花等方面技能,还是比较有心得。我是个厨师,这些对我的实际工作很有用……”元坝镇普子村村民王春华从事餐饮行业,谈起培训收获,关不住话匣子。
“强技”是就业稳定的关键办法。面向农村剩余在家劳动力、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昭化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技能提升工程,结合培训意愿,开展“产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技能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创新实施的“葭萌木匠”劳务品牌提质、旅游服务提效行动,进一步增强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释放了经济发展活力。
据统计,今年1—4月,该区共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产业培训班6期,培训210人;举办涉旅培训班4期,培训180人。
( 王菲菲 四川经济网记者 侯东)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